皮带检重秤的常见误差及原因有哪些
发布时间: 2025-09-04 点击次数: 27次
皮带检重秤(电子皮带秤)的常见误差及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五类,具体分析如下:一、机械结构误差
- 皮带张力波动
- 原因:皮带长期运行后塑性伸长、张紧装置失效(如重锤或弹簧老化)、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皮带热胀冷缩(如橡胶皮带在-10℃~50℃范围内长度变化可达0.5%~1%)。
- 影响:张力增大时,皮带对称重托辊压力增加,显示重量偏大;反之偏小。例如,张力波动10%可能引起0.5%~1%的计量误差(对0.5级秤而言已超允许误差)。
- 皮带形变与刚性不足
- 原因:皮带过软或厚度不均,运行中受物料挤压产生局部凹陷,导致称重托辊受力点偏移。
- 影响:测量值偏离实际重量,尤其对高精度要求场景(如化工原料配比)影响显著。
- 皮带跑偏与打滑
- 原因:驱动滚筒与皮带间摩擦力不足(如滚筒包胶磨损)、落料点不正导致皮带受力不均。
- 影响:皮带跑偏会使两侧托辊压力不对称,引起1%~3%的计量偏差;打滑则导致速度传感器测量值小于实际值,累计量计算偏小。
- 秤架结构问题
- 原因:称重托辊与相邻托辊高度不一致、秤架刚性不足或安装松动。
- 影响:皮带局部变形或振动导致传感器信号波动,影响称重稳定性。
二、传感器与电气误差
- 称重传感器故障
- 原因:传感器灵敏度漂移、线性度偏差、受温度影响(温漂)或安装位置偏移(如螺栓松动)。
- 影响:输出信号失真,导致测量值偏离实际重量。例如,传感器过载或受潮可能引发信号异常。
- 速度传感器误差
- 原因:测速滚筒与皮带打滑、编码器齿轮磨损或安装偏移。
- 影响:速度测量值失真,导致累计流量计算偏差(误差=速度偏差×物料重量)。
- 仪表与电路问题
- 原因:信号放大、滤波电路元件老化,或仪表参数设置错误(如量程系数、零点偏移值)。
- 影响:数据处理误差,需定期校准仪表参数并更换老化元件。
三、物料与工况误差
- 物料特性变化
- 原因:物料粒度不均匀、含水量波动或堆积密度变化。
- 影响:皮带负载不均匀,导致瞬时流量测量偏差。例如,潮湿物料易粘附在皮带上,引起零点漂移。
- 加料点位置偏移
- 原因:落料冲击导致称重托辊受力突变,或物料分布不均(如偏载、断料)。
- 影响:瞬时流量频繁跳变,超出系统动态响应能力。
- 皮带运行速度波动
- 原因:变频器故障或驱动系统不稳定。
- 影响:累计量计算偏差,需监控速度稳定性并调整驱动参数。
四、环境与安装误差
- 温度剧变
- 原因:秤架或传感器热胀冷缩,改变受力状态。
- 影响:冬季低温可能导致皮带变硬、张力增大,夏季高温则可能引发皮带松弛。
- 安装缺陷
- 原因:秤体安装未水平、与皮带机中心线偏移,或称重段前后托辊间距不符合要求(通常需≥3组托辊的稳定段)。
- 影响:皮带受力不对称,引发系统性测量误差。
- 电磁干扰
- 原因:电机、变频器等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干扰传感器信号。
- 影响:称重数据波动,需采用屏蔽电缆并可靠接地。
五、维护与操作误差
- 积料未及时清理
- 原因:秤架、托辊积料导致零点漂移,或皮带表面粘料使空秤零点逐渐升高。
- 影响:累计量偏差超过1%/天,需定期清理并检查皮带清洁装置。
- 校准周期过长
- 原因:未及时补偿传感器老化或环境温湿度变化。
- 影响:累计重量与真实值偏差持续扩大,需建立“预防性校准+动态监测”体系。
- 皮带更换后未重新校准
- 原因:新旧皮带自重差异引起误差。
- 影响:例如,100米长皮带受潮后重量增加50kg,可能使零点误差达0.5%(若最大称量为10t)。